
沒病沒痛沒感覺?其實每4人就有1人正走向慢性病!
如果你有肚子大、血壓高、膽固醇高等狀況,別輕忽!這些表面看似「小毛病」,其實都是「代謝症候群」的警訊。
根據研究,代謝症候群會大幅提高慢性病的風險:
✔ 心臟病風險增加2倍
✔ 中風風險增加3倍
✔ 糖尿病風險更高達6倍
什麼是代謝症候群?
當以下5項指標中,有3項以上異常,就可能是代謝症候群:
✔ 腰圍過粗:男性腰圍 ≧90cm、女性 ≧80cm
✔ 血壓偏高:收縮壓 ≧130 mmHg、舒張壓 ≧85 mmHg或,或已服用高血壓藥物
✔ 空腹血糖異常:≧100 mg/dL,,或已服用糖尿病藥物
✔ 三酸甘油酯過高:≧150 mg/dL,或已服用降三酸甘油脂藥物
✔ 高密度膽固醇(好膽固醇)偏低:<40 mg/dL、女性 <50 mg/dL
代謝症候群高風險族群?
如果你有以下習慣或條件,請特別留意:
⚠️家族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史
⚠️經常外食,愛吃高油高糖食物
⚠️缺乏運動
⚠️有吸菸或飲酒習慣
預防代謝症候群五大絕招:
1. 定期健檢
建議30歲以上成人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可善用政府補助的成人健檢資源,及早掌握身體狀況、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
2. 不吸菸、少喝酒
這些習慣會增加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建議儘早戒菸,並透過專業戒菸門診提高成功率,目前戒菸藥物皆有政府補助,可有效降低戒菸期間的經濟負擔。
3. 規律運動
每週應進行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例如快走、游泳或跳舞等,別久坐,同時也須搭配柔軟度與肌力訓練,全面強化代謝健康。
4. 維持理想體重
肥胖可能引發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建議BMI控制在24以下,若有減重需求可諮詢減重門診,用科學的方法幫助自己有效率地達成減重目標。
5. 「三低一高」飲食原則
低糖、低油、低鹽、高纖維,多吃蔬果、全穀及富含水溶性纖維的食物,減少甜點、含糖飲料及油炸食物。需要專業建議時,可預約營養師門診諮詢。
別等到慢性病發生才後悔
代謝症候群是可以預防,也可以逆轉的!及早開始介入減少危險因子,積極調整飲食、生活等習慣,就能大大降低演變成慢性病的機會,守住健康的人生。
現在就行動,別讓慢性病找上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