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公費成人健檢、癌症篩檢

◄ 返回
#健康專欄 發佈日期:2025/03/18

姜博文診所,國健署公費健康檢查,成人健檢,BC肝炎,口腔癌,大腸癌,大腸癌篩檢,子宮頸癌,乳癌,轉介服務

 

 

 

健康檢查方案怎麼選?
建議30歲開始做健康檢查,但想做健康檢查又不知從何開始,你可善用政府補助的成人健康檢查,成人健檢的設計目的是早期發現潛在的疾病風險,檢查範圍涵蓋多個主要器官功能,如肝、腎等功能檢查,同時可檢測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風險,幫助你全面了解健康狀況,是最基本的健康檢查方案。

健康檢查推薦! 30歲就能做公費健檢!
適合對象:
■ 30~39歲,每5年1次。
■ 40~64歲一般民眾,每3年1次。
■ 65歲以上長者、55歲以上原住民、35歲以上小兒麻痺者,每年1次。

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B肝、C肝?
政府補助符合以下年齡族群終身可檢查一次公費B、C型肝炎,只要一次檢查就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帶原者,以利及早預防肝炎、肝硬化、肝病、肝癌等問題。

適合對象:
■ 45~79歲一般民眾。
■ 40~79歲原住民。

如何降低癌症風險,政府提供5種公費癌症篩檢
1.口腔白斑是口腔癌嗎?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口腔癌?
若自我察覺有白斑、黏膜異常等狀況,建議預約醫師做進一步的診斷,而有嚼食檳榔、抽菸習慣者為口腔癌的高風險族群,則建議定期做公費口腔癌篩檢(口腔黏膜檢查),才能掌握身體健康狀況。

適合對象:
■ 30歲以上民眾及18歲以上原住民且有吸菸或嚼檳榔者(含已戒檳榔)。

2.大腸癌初期症狀是什麼,幾歲可以免費大腸癌篩檢? 

大腸癌7大常見的症狀
1.    排便習慣改變 
2.    大便裡有血或黏液
3.    不規則腹痛或絞痛
4.    不明原因體重逐漸減輕
5.    經常腹脹便秘
6.    排便排不乾淨
7.    不明原因貧血

這些症狀雖然常見,但並不一定代表是大腸癌,若症狀持續超過2週,應立即就醫,若一等親有大腸癌病史,40歲起應開始定期進行公費大腸癌篩檢(糞便潛血檢查)。

適合對象:
■ 40~44歲一等親大腸癌家族史民眾、45~74歲民眾,每2年1次。

3.什麼人容易得子宮頸癌?子宮頸癌如何預防?
子宮頸癌的危險因子包括家族史及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有效預防HPV感染對於降低子宮頸癌的風險至關重要。

預防子宮頸癌三大必做
1.    安全的性行為
2.    接種HPV疫苗
3.    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

子宮頸抹片檢查是國際公認可有效降低子宮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的篩檢工具,國健署2025年起將子宮頸抹片檢查的補助範圍擴大至20~29歲女性,每三年一次。

適合對象:
■ 25~29歲女性,每3年1次。
■ 30歲以上女性,每年1次。
■ 35、45、65歲婦女提供人類乳突病毒檢測(HPV)服務。

4.乳癌是女性發生率第一位的癌症,乳癌檢查有補助嗎?
根據衛福部資料,每36分鐘有一名婦女被診斷為乳癌,為了推動及早預防、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概念,40歲以上、未滿75歲女性皆可免費乳房X光檢查。

適合對象:
■ 40~74歲女性。

5.預防肺癌,40歲開始做肺癌篩檢
肺癌有以下3大棘手問題,因此更需要積極預防
■ 高盛行率:長年位居癌症死亡率首位
■ 預防困難:即使不抽菸也難保不會罹患肺癌
■ 診斷困難:多數患者診斷時已是末期,平均存活時間不到一年

桃園市政府針對設籍桃園市,40歲以上具有「菸品暴露」、「相關疾病史及家族史」、「職業暴露」及「空汙及油煙」等4大類危險因子的民眾每2年補助一次【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若有需求請洽詢本院工作人員。

2025年最新! 公費成人健檢、癌症篩檢新制懶人包整理
你知道癌症時鐘又加速了嗎? 根據國健署統計:每4分02秒就有1個人罹癌,因此國健署自2025/1/1起擴大公費成人健檢、癌症篩檢的補助年齡範圍,以下為大家整理【2025年成人健檢與癌症篩檢新制懶人包】。

 

姜博文診所,國健署公費健康檢查,成人健檢,BC肝炎,口腔癌,大腸癌,大腸癌篩檢,子宮頸癌,乳癌,轉介服務

了解更多健康檢查方案,為自身健康把關,請立即連絡我們進行預約enlighte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