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是胃痛、胸部感到灼熱感?千萬別選擇自己忍受這些「痛苦」、「不舒服」,你需要的預約肝膽腸胃科專科醫師,進一步找出造成消化困擾的背後兇手,從根本解決問題才是健康腸久之計!
上班族常見的急性腸胃問題有哪些?
⚠️常常有輕微胃痛或持續性的胃痛,亦或過去曾被診斷過是胃食道逆流問題的人,習慣性吃胃散、胃乳、止痛藥獲得短暫的緩解,但不當食用或過量都可能會讓胃發炎、胃潰瘍更嚴重!
⚠️許多人只要感到緊張、焦慮或壓力情緒,就會開始頻繁的拉肚子,雖然大腸激躁症(腸躁症)發作起來不致命,但反覆不正常的排便習慣,可能會影響生活作息和工作狀況,恐增加額外的心理壓力、負擔!
⚠️慢性便秘、排便困難是久坐或久站的上班族一定遇過狀況,有些人通常會自行購買成藥、浣腸等方式幫助排便,或是乾脆佛系等待便意來再上就好,都可能讓糞便滯留腸道太久引起其他腸胃問題或痔瘡發生。
如果上述腸胃問題伴隨著腹痛、腹瀉、腹脹、頻繁打嗝、嘔吐(吐酸水)、食慾不振等多種消化道不適症狀一起出現,別再只是一昧忍耐或使用錯誤方式處理,反而對胃部、腸道造成傷害,更可能增加嚴重的腸胃疾病及癌症等風險!
為什麼會腸胃不好?
如果飲食習慣不正確、生活作息不正常、長期累積壓力,都有可能造成腸胃道機能受損,影響腸胃健康狀況。
如何改善腸胃不好問題?
■均衡飲食:定時定量、細嚼慢嚥,並適量補充膳食纖維、飲水量,也要避免狼吞虎嚥或吃太撐造成消化不良。
■減少刺激:少吃辣、油炸、甜品、燒烤、醃製等加工食物,避免過度增加消化功能負擔。
■舒緩壓力:積極處理長期緊張、焦慮等情緒問題,也能及早同步改善情緒性進食習慣。
■控制體重:避免腹部脂肪造成食道、胃部壓力過高,建議若有體重過重、BMI超標、腰圍過粗者應考慮減重。
■戒菸戒酒:菸害致癌物和酒精會直接造成消化道黏膜受損,也會影響其他器官健康,建議趁早戒掉抽菸習慣、飲酒習慣。
■多多運動:運動量不足也容易造成腸道蠕動變慢,可選擇簡單的超慢跑、散步、仰臥起坐、抬腿等運動,減少腸胃消化問題。
除了改善NG習慣之外,定期檢查也很重要!
根據衛福部統計發現,若你的父母、兄弟姊妹或子女年齡小於45歲曾罹患大腸直腸癌,你的罹癌風險會比無家族史的一般人高出3~4倍,因此有家族史的民眾千萬不能輕忽,請多加利用公費【糞便潛血篩檢】控管風險,篩檢可發現早期異常達到及早介入與治療效益,歡迎有需求的人可諮詢本院醫療人員。
*衛福部於2025年1月1日起放寬公費【糞便潛血篩檢】對象:40~44歲(家有一等親大腸癌病史者)、45~74歲一般民眾每2年1次。
另外,若你發現自己的排便習慣有改變或長期不明原因有腸胃不適狀況,建議可預約掛號【腸胃科門診】進一步諮詢,或與肝膽腸胃科專科醫師討論安排大腸鏡、胃鏡等進階檢查,守護腸胃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