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顱磁刺激 (TMS):心靈療癒的新途徑-身心科黃苑婷醫師

◄ 返回
#健康專欄 發佈日期:2025/09/08

TMS治療,身心科,治療憂鬱,土城身心科,同心學樂身心科診所,黃苑婷醫師

撰文者:同心學樂身心科診所 身心科 黃苑婷醫師

 

經顱磁刺激 (TMS):心靈療癒的新途徑
當內心的熱情消退,生活被無形的壓力籠罩,許多人會經歷情緒的低谷,甚至被憂鬱症所困。在傳統藥物與心理治療之外,「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簡稱TMS)提供了一種非侵入性的治療選擇,為尋求改善的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一、 憂鬱症的治療效益

TMS主要用於治療重度憂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特別是那些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或無法耐受藥物副作用的患者。其作用機制在於透過精準的磁場脈衝,調節大腦特定區域的神經活動。
臨床研究顯示,TMS對於憂鬱症狀具有顯著改善效果。例如,多項大型研究指出,約有50-60%的藥物難治型憂鬱症患者在接受TMS治療後,症狀得到改善;其中約有30-40%的患者達到緩解(即症狀幾乎消失)。患者的情緒低落、失眠、食慾與注意力問題等核心症狀,常能觀察到正向變化。這份改善是逐步的,如同循序漸進的復健過程,幫助患者重新連結內在功能。


二、 憂鬱症之外的應用潛力
TMS的應用範圍正持續擴展,在多種神經精神疾病的治療中展現潛力:
⏹︎ 強迫症(OCD): 對於部分頑固性強迫症,TMS能針對特定腦區進行調節,有助於緩解強迫思維與行為。
⏹︎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相關研究探討TMS在改善PTSD患者焦慮、惡夢等症狀的效益。
⏹︎ 慢性疼痛: 某些慢性神經性疼痛或纖維肌痛症,可能透過TMS刺激達到疼痛緩解。
⏹︎ 中風後復健: TMS有助於促進中風患者的運動功能恢復。
⏹︎ 焦慮症與耳鳴: 對於部分焦慮症狀或頑固性耳鳴,TMS亦被探索為潛在的治療選項。


三、 作用機轉:喚醒大腦連結

TMS的原理基於電磁感應。治療時,醫師會將特殊線圈置於頭皮特定位置(例如與情緒調節相關的左側背外側前額葉皮質)。線圈產生短暫的脈衝磁場,此磁場能無痛穿透頭皮與顱骨,在大腦皮質中產生微弱電流。
這股電流主要作用於:
⏹︎ 神經元活化: 刺激特定神經元,調節其興奮性或抑制性,以恢復腦區的正常功能。
⏹︎ 神經可塑性: 反覆刺激能促進大腦的神經可塑性,強化或重塑神經細胞間的連結(突觸),改善腦部迴路的效率。
⏹︎ 神經傳導物質: 長期刺激可能影響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與平衡,進而調節情緒。
整個過程旨在溫和地引導大腦恢復其固有的平衡與活力,如同輕柔地修復一幅畫作,讓黯淡的色彩重新煥發光澤。


結語
TMS作為一種現代醫療工具,能為那些在迷霧中摸索的心靈,提供一束科學且溫和的光。它不是唯一的答案,卻能成為您尋求改變旅程中的一份支持。
如果您或您身邊的人正受情緒困擾,建議諮詢專業醫師,了解TMS是否適合您的狀況,讓這份科技的溫柔,引導您重新感受生命的輕快與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