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礙

◄ 返回
#健康專欄 發佈日期:2025/03/19

 睡眠障礙,失眠,呼吸中止症,身心失衡,甲狀腺異常,低血糖,同心學樂身心科診所,睡眠自我檢測
 
睡不好怎麼辦?失眠該怎麼解決?其實,睡不好不僅僅只是睡不著,其他像是難以入睡、淺眠、早醒等,都屬於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礙。長期的睡眠問題不僅影響身心健康,還可能引發各種其他疾病,如何改善睡不好,失眠該看哪一科?該怎麼針對睡眠障礙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呢?本文將為你一一解析,讓你從根本上改善睡眠品質!



什麼是失眠,睡眠障礙?
一般常見的「睡不著、睡不好」多屬暫時性失眠,如果失眠狀況已每週超過三次以上、或是持續時間超過一個月,就可能是睡眠障礙,常見的睡眠障礙主要可分為四種類型:
■入睡困難:在晚上躺下後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入睡,白天會感到過度疲倦,需要小睡或打瞌睡。
淺眠:即使入睡後很容易頻繁的醒來、睡得不穩定。
早醒:比預期的時間早醒,且試圖再次入睡,仍感到困難。
睡眠質量差:即使睡眠時間是足夠,卻總感覺睡不飽、睡不好,導致醒來後常感到疲憊、無法集中注意力。


一分鐘自我檢測,你有睡眠障礙嗎?
透過簡單的自我評估量表,來學習判斷自己的睡眠狀況:
 睡眠障礙,失眠,呼吸中止症,身心失衡,甲狀腺異常,低血糖,同心學樂身心科診所,睡眠自我檢測
(如果你有任一項上述狀況,建議諮詢醫師)


睡不著又睡不飽?這些身體狀況可能是兇手!
1.甲狀腺功能異常
甲狀腺功能異常可能是你失眠的兇手,甲狀腺素分泌太多或太少都會影響睡眠,甲狀腺亢進容易緊張、焦慮、煩躁,變得容易情緒不穩、不好入睡;甲狀腺低下則是白天嗜睡、晚上睡不著,此外怕冷、肌肉關節酸痛的症狀,也會導致患者無法睡得安穩,引發惡性循環,如果對甲狀腺健康有疑慮,先預約新陳代謝科醫師門診。

2.消化不良、脹氣等腸胃問題
吃宵夜容易失眠,原因在於吃飽後立刻躺下,或是偏好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重口味、過油或過鹹的食物),這些都可能引發胃食道逆流、消化不良、腹脹等腸胃不適,甚至嚴重時會引發急性或慢性腸胃道疾病,若您有腸胃相關困擾,避免小毛病變成大問題,請尋求腸胃醫師診斷與診治。

延伸閱讀:同心學府診所【營養門診】服務介紹

3.低血糖
低血糖是糖尿病友們都可能會遇到的狀況,低血糖發生時狀況和肚子餓很像,除了飢餓感,也可能出現冒汗、發抖、四肢無力、心悸等撞況因此難以再次入睡,若懷疑自己常常半夜餓醒,又不確定該如何調整飲食,建議預約同心學府診所家醫科門診,由醫師及衛教團隊協助調整飲食種類與份量。

4.睡眠呼吸中止症、神經相關疾病
有些身體生理障礙的疾病也會影響你的睡眠,例如睡眠呼吸中止症,其症狀包含經常打鼾,且聲音大且不規則,或者是睡眠中有呼吸暫停的情況,此外,某些睡眠障礙可能與神經疾病有關,如重複的手抖、腳抖,或者不自覺地隨著夢境動作,建議儘早預約神經內科醫師進行診斷與治療。

延伸閱讀:同心藝文診所【神經內科】門診介紹

5.身心失衡
有一種失眠叫做「主動式失眠」,也就是因為捨不得睡,選擇延後就寢時間。由於熬夜和縮短睡眠時間,導致睡眠長期處於淺眠階段,無法進入深度休息。這樣的睡眠質量差,不僅讓身心無法獲得充分的休息,長期下來,還可能增加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失眠對健康有甚麼影響?
疲憊、變胖:因為人體內分泌和代謝狀態失衡,導致脂肪與糖代謝絮亂,身體無法充分休息和修復,增加肥胖的風險。
思考判斷力下降:出現注意渙散、記憶力衰退、健忘,進而影響工作效率。
情緒處理能力變差:睡眠品質差可能會伴隨脾氣暴躁、易怒、焦慮、情緒不穩,更增加罹患焦慮症、憂鬱症等身心困擾。
增加慢性病風險:睡眠不足會讓血壓上升而持續處於高水平,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中風、冠心病、心律不症、心臟衰竭)、糖尿病等健康問題。


如何改善失眠、睡眠障礙困擾:6大幫助睡眠的技巧
1.睡前不做劇烈運動:睡前2小時內不宜從事劇烈運動,因運動後的生理反應容易造成大腦亢奮及核心體溫上升,反而讓入睡變得困難。


2.睡前不使用手機/電視/3C:睡前30分鐘不使用手機、電腦、3C產品,因藍光會干擾褪黑激素分泌,讓大腦無法休眠。


3.就寢時間才躺床:真的要睡覺再上床,同時也要避免在床上做其他事,這樣才有辦法讓大腦症與建議床與睡覺的連結。


4.規律作息:規律作息有助於褪黑激素分泌穩定,假日難免熬夜或賴床,但要盡量與原作息相差不超過1~2小時。


5.增加白天活動量:建議三餐飯後都可散步10~15分鐘,白天適合活動,避免久坐不動。


6.諮詢醫師:如有不舒服的症狀應尋求醫師診治,以改善睡眠狀況與品質,但若身體經常不適卻找不到原因,並伴隨失眠等問題,建議尋求身心科醫師診斷,身心科醫師會評估睡眠障礙的成因與程度,以規劃適合的治療計畫。